▍攝影師 王丞宇 / 小樂
「 我合理懷疑,非業界的一般人應該都不知道什麼是製片,可能也會有人跟我一樣以為製片就是剪接!」
■ 大學雖然唸傳播科系,但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拍片,因為學長亮哥開了器材公司,就去應徵實習生,當時的小樂還以為製片就是剪接,錄取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,因此轉往攝影組發展,畢業後也持續在亮哥那當了一陣子攝助,開始探索成為攝影師的路。
「 從攝助轉成攝影師的那段期間大概花了一年左右,才真正下定決心開始只接攝影案。為了鞏固這個決心,還把自己攝助時期的裝備全部送給學弟,因為我真的很喜歡拍東西,尤其拍到好看的畫面時,心情會非常好。」
「 不過這段轉換期,需要很強的自我認定。因為在很多人眼中,你還是攝助的身份。當時每個前輩都跟我說,如果要做攝影師,就要專心做攝影師,盡量不要再接攝助的工作。很幸運的是,那時的器材公司給了我很大的空間,也因為攝助的時候累積了不少人脈,成了我攝影之路的重要養分。」
■ 剛開始接攝影師案子,為了累積經驗也經歷過無償幫朋友拍的時期,小樂了解自己真的好喜歡當攝影,努力的撐過這個階段,直到累積更多實力與經驗,開始有人主動給小樂報酬,雖然一開始酬勞不高,但也是一個值得慶祝的開始!
「 我蠻喜歡嘗試特別的視角或有趣的拍法,也喜歡拍感人的題材。還記得攝影師初期,製作人KVN找我拍了李權哲《雲端司機》的MV,還有後院邀請我拍foodpanda的《外送天菜》,這些案子至今都讓我印象深刻,很幸運剛起步就能接到這樣的機會。」
「 我認為我不算是美感特別好的攝影師,但不一定美感不好就不能當攝影師,重點是了解自己身為一位攝影師的賣點。所以每當看到有趣的 reference,我就會想辦法試試看怎麼做出來,就算只能用土炮方式,也會努力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。」
■ 把握人脈、掌握機會,找到自己的攝影師優勢嘗試新方法去拍出想要的畫面。小樂過去攝助時期累積的技術與經驗也在這些時候派上用場。每當想到什麼新的 idea,他就會自己動手測試、實驗,這幾年也累積了不少作品。
「我其實蠻懶得整理作品的,IG 也更新得很少。所以覺得 PaPiin 的出現對創作者真的很方便,我也很推薦大家使用。只要有人在作品中 tag 你,就會自動新增到自己的頁面。真的很希望有人幫我把作品都上好,哈哈哈!」
■ 小樂也透露,自己把 PaPiin 的連結放在 IG 自介中,讓對他作品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點進去看作品集,更快了解他的拍攝風格與作品軌跡。
■ PaPiin 不只是幫創作者聚集作品的平台,更是一個讓彼此被看見、互相連結的空間。不管你是什麼職位,只要有帳號就能被 tag,在一次次的合作中累積曝光與機會。還沒加入的人,現在就來註冊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