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記板(Clapperboard 或 Slate)是拍攝現場中不可或缺的標準記錄工具之一,主要用途為標記每一個鏡號、場次、Take 編號與聲畫對位點,是後期剪接同步聲音、確認素材資訊與建立素材分類最重要的實體參考依據。
場記板 上方為可敲擊的「板夾」,以塑膠或木材製成,敲下時會產生清脆聲響,搭配畫面中「場記板合上瞬間」作為視覺與聲音對位點,是單機錄影或雙機收音中校正同步的最佳依據。
場記板 板面為白色可書寫材質(常見為壓克力或塑鋼板),可用白板筆反覆書寫與擦除。標記內容通常包括:片名、導演、攝影、場次(Scene)、鏡號(Shot)、Take 次數、日期與攝影方式(手持、空拍、Stabilizer 等)。
場記板 可細分為「無時間碼板」與「時間碼同步板」兩種,前者為傳統書寫使用,後者則內建 LED 顯示與 BNC / Bluetooth 對時功能,可與攝影機與錄音機做時間碼同步,適用於大型製作或多機拍攝需求。
場記板 在實務流程中,通常由場記人員或助導操作,在每一顆鏡頭開拍前敲板報場,對應的口白會唸出:「幾場幾鏡 Take 幾」,例如「二之一 Take 三」,讓聲音檔與影片檔同時具備語音與文字編號依據。
場記板 也能標示額外資訊,例如「MOS(無聲)」、「Pick up(補拍)」、「Insert(插敘畫面)」等,用於拍攝特殊段落或無需聲音同步之畫面,以避免後期誤判。
場記板 在拍攝節奏緊湊時也具備「快速檢查拍攝進度」的功能,導演與場記能從每次 Take 編號與場記板畫面快速確認是否已補拍完成、是否為正式起跳段落或 NG 鏡頭。
場記板 搭配使用時常見配件包括:板夾袋(保護與防塵)、可擦筆、濕紙巾(擦除筆跡)、場記本(紀錄詳細內容)、以及時間碼模組(如 Tentacle Sync 或 Denecke 系列)做進階錄音同步使用。
場記板 雖然不會直接影響畫面質感,但卻深深影響後期的素材處理效率與團隊資訊對齊,是從小型短片到高規格影集製作皆必備的標準工作工具,也是每位場記與剪接師最依賴的「記憶入口」。
場記板 是一塊簡單卻承載龐大資訊的器材,它的每一筆字、每一聲敲、每一個鏡號與 Take,都是整個拍攝過程中的節奏節拍器,也是聲畫進入剪接流程前的第一道「整合界面」。